事实上这些还不是最为糟糕的问题,涡扇六真正灾难性的影响在于对科研风气和人心的败坏。每个人都知道涡扇六指标太高、设计严重不切实际,最后根本不可能研制成功。但是涡扇六必须成功,因此就只能吊着、拖着,然后不断瞒报故障缺陷,篡改甚至凭空捏造试验结果,让研制工作看起来仍然可以继续,涡扇六仍然成功有望。学术造假从头到尾贯穿了涡扇六的研制过程始终,最后连研制单位的人自己都搞不清哪些资料是可信的,哪些不可信。
从60年代到80年代,横跨近20年,整个国家不仅在涡扇六上烧掉了海量的金钱和物资,整整几代豪情勃发的航空发动机人的青春和热血也就此浪费。更重要的是它垄断了我国航空发动机20年的时间,这20年里,再也没有其它的自研发动机型号能得到生存发展的空间,而这20年,正是国外发动机突飞猛进的黄金20年。涡扇六工程就像一个毒瘤一样,在20年里吸干了母体能提供的所有营养;而20年以后,国内几乎什么都没有得到,只剩下一群变得油滑世故,擅长弄虚作假的航发人。
文章的观点非常激烈。
直接将涡扇6比如做毒瘤。可见对它的愤慨。如果有可能,简直是恨不得将涡扇6挫骨扬灰。
然而,涡扇6绝对不是一无是处的。
毕竟,有很多人为此付出了太多。
如果是没有涡扇6的话,就不会有后来的昆仑、太行。
如果没有昆仑,没有太行,就不会有“国产”发动机。
先不管它的质量如何。至少,它是实现了国产化。在危险降临的时候,它是能够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的。
可是,另外有一小撮人,自己不做事,还不给别人做事。
比如说,这个苗人凤。
他检举涡扇6,绝对不是出于公心。
他当时主管的就是涡轮叶片的研究,耗费了大量的经费,却是始终没有拿出像样的产品来。
眼看自己的责任越来越大,于是干脆破罐子破摔,背后举报。
举报什么呢?举报某人的生活作风问题。
在那个特殊的年代,生活作风问题是一把致命的剑。
结果,他成功的达到了目的。
如果是让他来主持涡扇6的开发,恐怕数据造假的程度会更严重。
任何一个团队,都有害群之马。
苗人凤就是其中的一个。
“你懂得昭列常数吗?”
“你懂得皮索涅的反面曲线分布函数吗?”
“你懂得梅里索梅集中点吗?”
“你懂得特拉隆安齿轮的力学基本点分布原理吗?”
“你懂得埃列罗的金字塔温度系数吗?”
“你的羞耻两个字怎么写吗?”
王步安丝毫不给对方面子。
吵架有什么?
咱不和你吵架。
咱和你学术辩论。咱直接用100级的数学碾压你。
扮猪吃老虎?
不存在的。
咱上来就是怼。直接怼。
“你……”
果然,苗永丰傻眼了。
他完全没有听懂王步安在说什么。或者说,不愿意听懂。
没办法,王步安提到的数学或者物理知识,他都是一头雾水。不明觉厉。
他很想说,你根本就是在忽悠。根本没有这样的数学或者物理知识。可是,话到了嘴边,却又缩回去了。
却是他无意中看到,陈大广居然若有所思的点点头。
显然,陈大广是听懂了。
孙潮生似乎也是听懂了一些,脸色慎重。
王步安提到的几个问题里面,涉及到了数学、物理、化学等三方面的非常偏门的知识。
化学?
哪里有化学?
喜欢外星工业霸王龙请大家收藏:(www.sydxsl.com)外星工业霸王龙新笔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