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0章 侠客行(五千字)
田文镜说得冠冕堂皇,但在场却几乎无人相信。
此人很明显是有备而来,什么以元宵节为命题大家都有腹稿,所以以侠客为题,恐怕他是担心方旭有腹稿比不过,因而才选这个冷门题目的吧。
就如他所言,极少有人去写侠客,因此方旭大概率也是不会有腹稿的。
若真为了公平,就应该让第三方来出题。
想到这里,所有人都看向了方旭,想看方旭的反应。
楚江河和陶嫣都面露忧色。
方旭淡淡点头:“好,就以侠客为题。”
田文镜得寸进尺,再次提出要求:“一盏茶以内!”
方旭依旧淡然点头:“依你!”
哗哗!
众人哗然,震惊地看着方旭。
他们实在是想不通,这方旭究竟是自信过了头,还是破罐子破摔,竟然这么轻易答应了田文镜的要求,这不是拱手让输么?
一盏茶的时间,最多也就能作首打油诗。
田文镜眼中闪过喜色,他看向方旭神色更加傲然,似乎胜券在握。
知府暗暗叹息,他感觉方旭太托大了。
你方旭或许真个诗词无双,即便是一盏茶的时间也能作出质量上乘的诗词。
但要胜过有备而来的田文镜,那就还差了些。
田文镜此人虽然争强好胜,有时候甚至会有些不折手段,但不得不承认,对方确实很有才华,绝非浪得虚名,否则也不可能师从大儒罗恒。
但事已至此,他也不好出言阻拦,毕竟这是方旭亲口答应的。
“来人,上笔墨纸砚!”
知府高喝了声。
很快就有仆人送来两份笔墨纸砚,放在方旭桌上和相邻的桌上。
田文镜轻摇着扇子,他装着思索的样子,低头来回走动。
他虽然是有备而来,但样子得做足。
看着田文镜做作的模样,方旭心中冷笑,他坐了下来,提起毛笔蘸了蘸墨水,就在纸上开始写了起来。
既然要人前显圣,那就干净利落些,赢得田文镜怀疑人生。
前世历史上,写侠客的诗词不少。
但登峰造极也是流传最广的,唯有李白的《侠客行》。
他答应得爽快,自然是有底气。
哗哗!
众人再次哗然,面面相觑。
这方旭太快了吧!
如果不是还有送来笔墨纸砚的时间,他们都怀疑能够直接脱口而出了。
是三步成诗,还是七步成诗?
田文镜也是愣住了,心中莫名出现了一丝慌乱。
这方旭提笔就写,莫非也早有腹稿?
不可能!
这绝不可能!
可如果这不可能,那岂不是说方旭之才真的惊艳绝世,任何主题的诗词都可信手拈来?
但这种可能,他更难接受。
想到这里,他顾不得在做样子了,连忙走到案桌前,也提笔写了起来。
唰唰!
笔尖游走,发出唰唰轻响。
田文镜很快就写完了,放下了毛笔。
他转头看向方旭,发现对方竟然还在写。
对方写得竟然还是一首长诗!
这怎么可能!
田文镜瞳孔一缩,心中依旧翻起了巨浪。
众所周知,限时比试诗词,往往以五言绝句为主,因为只有短短二十个字,构思起来较为容易,诗词字数越长,写作难度越高。
不仅是田文镜,围观的人也震撼不已。
他们看到纸上已经被方旭密密麻麻写满了文字,若非担心打扰到方旭,他们真想围过去一睹为快。
特别是知府和楚江河等儒修,更是记得心痒痒。
陶嫣美眸中异彩连连,她就知道,方旭是绝不会让她失望的。
终于,方旭写完了,放下了毛笔。
“我来!”
知府迫不及待,上前将方旭和田文镜的诗拿了起来,说道:“两位贤侄,由我来诵读,这没问题吧。”
他亦是儒道高手,五品修为,由他诵读自然没有问题。
方旭和田文镜纷纷点了点头。
知府低头,将两首诗快速浏览了遍,眼睛明亮闪过异色。
他缓缓抬头,环顾众人,最后朗声说道:“我先诵读田文镜的诗,诗名《咏侠客》,诸位请品鉴。
侠客重周游,金鞭控紫骝。
蛇弓白羽箭,鹤辔赤茸秋。
发迹来南海,长鸣向北州。
匈奴今未灭,画地取封侯。”
知府声音清朗,不仅是堂内,连堂外也能够听得清清楚楚。
随着他最后一句话落,一股磅礴的文气就从他身上勃发而出,弥漫于堂内,演化出了一片奇景:漫天文气缭绕,一位骑着紫色骏马的少年从中冲了出来。
他腰悬长剑,手持长弓,身后背着一壶白羽箭。
聿聿!
骏马嘶鸣,前双腿腾空而起。
少年踩着马镫而起,瞬间抽箭、搭弦、弯弓、松手,一切合成,快若闪电。
咻!
白羽箭划破虚空,在虚空中留下一道长长的白色气浪。
那是箭矢突破音速,在虚空中留下的痕迹。
轰隆隆!
屋顶被震碎了大半,露出璀璨的星空。
白羽箭犹如流星般冲天而起,最后在数百米高空轰然爆炸,化为漫天光雨倾泻而下,声如惊雷滚滚,将整个定州城都惊动了。
无数人纷纷抬头,看到了这一异象。
“怎么回事,这么晴朗的夜里怎么会打雷?”
“咦,那是什么?”
“是从府衙迸发出来的,莫非府衙又出现了什么变故?”
……
百姓们不明所以,纷纷看向府衙方向,心中担忧。
今天是元宵节,若是再像去年般出现惊变,那今晚城内就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了。
城内隐藏着不少的强者,在白羽箭冲向夜空之时,他们就已经察觉到了,那儒术激发出来的异象,因此没有放在心上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