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天泽叛蒙归齐,蒙哥若是逃回蒙古,必然会对幽云汉人进行报复。
蒙军这次注定损失惨重,拿幽云汉人开刀,能够让蒙古恢复一定元气。
赵泰自然不会给蒙哥这个机会。
此次大战后,蒙古损失惨重,他正好趁着蒙古虚弱,将手伸到关隘。
史天泽领命之后,他麾下两千人马,立刻换装。
赵泰直接从齐军的装备中,挑选一批精良的甲胄和装备。
此时,追击蒙哥的大军已经返回,蒙军丢弃马匹辎重无数,蒙哥最终跃墙而出。
虽说没能抓住蒙哥,但是蒙军丢弃战马、盔甲,丧失三成以上兵马,可以说遭受一场极为惨痛的失败。
赵泰随即命令大军清理战场,又叫来孟珙,直接任命他为辽西镇都统制,率领五千齐国精锐,跟着史天泽一道前往辽西。
史天泽得知蒙哥逃回草原,担心蒙军会洗劫辽西,同孟珙商议后,立刻率兵前往辽西,收拢关外汉人。
赵泰决定趁着蒙古虚弱,夺取辽西后,索性又接见了被迫投降的海都。
赵泰并不信任海都,不过他知道,海都对于蒙哥屠戮窝阔台一系心存不满。
因此赵泰不需要海都忠于齐国,只需要他重新整合窝阔台系的势力,给蒙哥添堵就行。
在接见海都后,赵泰稍微询问几句,就把海都和三千蒙军,放回了蒙古。
······
邺都。
留守大学士王文统,看着河东送来的战报。
齐军在云中击溃蒙军,斩首两万,俘敌三万,缴获战马十余万匹,牛羊二十万头,辎重、盔甲、兵器无数,脸上瞬间露出大喜的神情。
内阁里,几位阁臣,外面诸多官员,见他的神态,知道有好事,都在等候他告知云中的情况。
王文统仔细阅读两遍,不愿意错过任何细节。
半晌,他拿起军报,朗声道:“诸位,河东军报,我军大捷啊!”
一瞬间,欢呼声响成一片,官员们纷纷议论起来,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是放松下来。
这时几位阁臣,相互传阅,政事堂内一片喜气洋洋。
元好问道:“王阁老,如此大胜,当立即布告天下。”
王文统道:“确实应该让天下百姓知道,大王大败蒙古。如此大王登基为帝,必会被天下臣民拥戴。”
“王阁老说得有理。看来我们应该加紧筹备典礼的事宜了。”
几个月前,赵泰返回北方,齐国朝野就想赵泰称帝。
当时因为蒙古没被击退,所以称帝之事只能延后。
如今赵泰即将班师回朝,称帝也就摆上日程了。
······
和林。
蒙哥跃墙而出后,蒙古各部因为丧失辎重补给,只能各自返回部落就食。
蒙哥一路狼狈的逃回和林,才有时间来盘点损失。
云中这一战,蒙古损失极为惨重。
蒙哥不仅损失近四成的兵马,还丢失了大量战马和兵器盔甲。
蒙古以游牧为主,冶铁和锻造技术并不发达。
那些盔甲和兵器,是蒙古征战几十年,一点点积累起来。
如今这些东西丢在长城之内,蒙古短时间内,根本无力恢复。
这让蒙哥感到气馁,而更让他愤怒的是,云中战役的后续影响。
首先是齐国将手伸到辽西,那里的汉人在辽西走廊建立据点,霸占了辽西的土地。
云中战役时,最先逃跑的契丹人,回到漠南后,便与齐国勾勾搭搭。
这些契丹部落,同辽西的汉人相互呼应,使得蒙古失去了,对滦河流域,辽河上游的控制。
另外,云中战役的失败,使得蒙哥威信扫地。
原本被蒙哥压制的窝阔台系余孽,又重新聚集在一起。
这些人以海都为首,在巴尔喀什湖附近,想要重新建立窝阔台汗国。
这一切的一切,都令蒙哥愤怒,可对此他又无能为力。
·······
辽河平原,沈阳。
辽王宫内,忽必烈看着最近收到的军报,重重呼出一口浊气。
他坐着沉默半晌,起身走到地图前,开始思索起蒙古的退路。
云中战败后,齐国从防御转向进攻,齐国的前锋已经占据大凌河下游,并修建起据点。
孟珙率领的齐国马军,联合大凌河上游的契丹部落,数次深入辽河平原,劫掠忽必烈控制的村庄。
云中一战,让蒙古元气大伤,忽必烈无力驱赶齐军。
若是任由齐军和契丹人继续袭扰,他肯定无法守住辽阳。
到时候,他能去哪里。
这让忽必烈不得不思考退路。
这时他盯着地图,看了一阵后,不禁又回到桌案后,看起了汉人修的史书。
对于如今局势,忽必烈没有对策,只能从历史中查看,为蒙古寻找出路。
“西迁?”
忽必烈查看了史书中,关于匈奴、突厥、鲜卑、契丹的历史,最后揉了揉鼻梁,得出了这么一个答案。
难道只能西迁躲避齐国兵锋?
忽必烈内心有些不甘,同时对于西迁的结果,也并不乐观。
因为蒙古西征,一路上并未听到关于匈奴、突厥的多少消息。
另外,忽必烈见识了中原的繁华,以及汉族的文明后,潜意识里觉得换个地方放羊,有点低级了。
这时正当忽必烈犹豫不决时,他目光看向墙上的地图,忽然落在了朝鲜,以及朝鲜东面,一大片海岛之上。
“西迁?东进?”
······
在忽必烈思考退路时,赵泰已经从云中班师回朝。
随着赵泰回到邺都,赵泰称帝的事情,便再次提上日程。
一时间,齐国各地劝进的奏疏,如同雪花一般飞向邺都。
这一次,赵泰没有继续聚集,象征性推辞两次后,便开始与众臣商议国号和改元问题。
这天齐王宫大殿上,近百名齐国高官,行礼拜见赵泰,而后便等待赵泰的决定。
在赵泰出兵前,就要求大臣们商议出一个方案来,而他们的方案,便是内阁提出几个国号,然后摆上台面由六部和内阁官员,各自投上一票,把统计的结果交给赵泰。
这时赵泰看着内阁的奏疏,上面列了五个国号,以及选择他们的理由和赞成人数。
喜欢登基吧!大王!请大家收藏:(www.sydxsl.com)登基吧!大王!新笔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